文章分類


有關阿原記事本

阿原,江易原,記下一些事情跟朋友們分享,也留下自己學習與成長的紀錄。教學課程請見 "阿原小站" 還有阿原開放式課程阿原直播與教學影片阿原生活影片阿原創新顧問公司阿原科幻小說-NC1543、教師教學社團:開源軟體與教學應用
版權:除特別聲明外,本網站之照片及文字等,皆為版權沒有 (public domain, Creative Commons Zero),歡迎使用
*本站累積不少教學與食品安全資料,請善用左上角的網頁搜尋功能,或是網頁右方文章分類整理。

2012/08/03

讀文感想:Email使人焦慮?上班族一天收發超過百封

2012-08-03 貼出  本文版權沒有


朋友轉寄了這篇文章 Email 使人焦慮?上班族一天收發超過百封


阿原看了,覺得很感慨。雖然部份認同,但是還是覺得這標題過於聳動,略有以偏概全之嫌。現在從幾個角度來看這件事。




從認同的角度來看

的確,不時的檢查自己是否有新的 email,就深怕會漏掉重要的信,但是其實並非所有的信件都是重要的。 而心情上確實會比較焦慮。 若能像該文中的建議,設定一段時間才檢查 email,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減少焦慮。

不曉得國內是否有興趣做這樣的研究,看看收 email 的頻率跟焦慮、收入、壽命是否有相關性?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

這是台灣,不是美國,文化不同,職場倫理不同。不是美國的東西搬到台灣都是好東西,都適用於台灣。

請設想,若是上級 (廣義的包括研究所的指導教授) 發 email,下屬 (或學生) 沒有即時處理,你覺得台灣的長官不發飆的有多少人?  

以學術界來說,我還親眼看到幾位教授,強制 (誤) 大力鼓勵所有研究室成員都加入 MSN/Facebook,然後隨時監控實驗室成員是否偷懶 (誤) 有好點子,立刻跟大家分享、討論,就怕大家不在位置上,聽不到好點子。這種網路即時通的作法,絕對比隨時收 email 更可怕 (誤) 能促進團隊向心力,更能加強上下的溝通。


有沒有這種可能,雖然公司在台灣,但是做世界各國的生意,因為時區不同,每個國家的上班時間都不同,若是工作八小時,休閒八小時,睡覺八小時 (基本上三八在台灣不存在了),敢 16 小時不收 email,可能就錯過重要的生意。要是你,活在 2012 年的台灣,不要說上班時間隨時收 email,恐怕是隨時隨地都要收 email。去他的焦慮,在台灣賺錢重要,焦慮跟壓力算什麼?可以當飯吃嗎?  


以阿原之前的工作屬性來說,晚上時間還是在電腦前處理 email,尤其特定時期有特定任務,不能漏過,除了睡覺、吃飯、上洗手間,基本上都開著信箱 (我朋友更嚴重,帶著智慧型手機,連在洗手間釋放壓力時,都會收 email,而且聽說很多人都這樣)



從不同角度來看 (不要誤會,我沒有說不認同)


天下雜誌是國內知名的雜誌,有一定的水準。不過這篇文章,仔細看來,都是引用國外的說法,若能加入台灣文化的看法就更好了,例如下屬收到 email,立刻向上級回應,上級龍心大悅,獎金多給一些!員工拿到更多的獎金,回家與家人分享,一家大小都高興,員工回到公司,更認真工作,這樣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上級英明,員工效忠,公司上下一心,多美好! 若是形成風氣,相信多數員工都會隨時檢查 email,隨時為老闆分憂解勞。



從阿原的角度看

阿原參加 ezgo 社群的志工,每當在電腦前工作,尤其是遇到困難時,若是收到社群的討論信,總會讓心情瞬間愉快,或是哈哈大笑,然後回到另外一個視窗,處理頭痛的工作。 久了之後,每當遇到頭痛的問題,就會習慣性的檢查 email,看看有沒有社群的消息可以轉換心情。這好像生物課本中的狗聽到搖鈴就流口水。我則是先流口水,怎麼還沒等到搖鈴!  

除了收到 ezgo 社群的 email,阿原也會收到台灣教育類、IFT 食品學會、BMC 的 email,多數忙的時候就沒辦法看,但是他們常提供相關領域的新知,看起來很有趣 (這類的 email 可以調整心情) 


結論:台灣現在大學已經多元化入學,社會價值觀也逐漸多元,因此這文章的標題與內容,其實可以用多元的角度來看,常收 email 就一定焦慮嗎? 因人而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