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一:阿原對經濟有貢獻:買了用不到的東西
如同照片,阿原有個怪癖,喜歡買便宜的 LED 燈泡,看到大賣場有特價的 LED 燈泡,總是會想理由買,平心而論,是不需要的,而且阿原知道,LED 趨勢是逐漸降價,而且亮度提升。
右邊的是老婆買的鬆餅機,某大賣場有特價,我一再反對,因為我知道老婆買來用不到幾次就會打入冷宮.....果然剛買的幾天有用,之後直到我拿出來拍照,才走出冷宮.....拍完又走回去。
但是我買 LED 燈泡老婆可是沒有反對過...我想說,這是幾萬年來祖先留下來的的基因,無法抗拒工業革命之後的生活模式與行銷手法。但是換個角度想,我們對經濟有貢獻!
(在此僅以 LED 燈泡及鬆餅機為例,阿原還有一些事情不方便公開在網路上)
標題二:阿原對不起國家社會,連續兩年丟掉的衣服比買的多
之前在季節切換,阿原整理冬天夏天衣服時發現,有些衣服連續兩年沒有穿到,於是想想,有沒有類似衣服可以替代 (如襯衫有數件),若舊了,就直接回收,若還可以穿,就從現成的衣物中,淘汰比較舊的部份。 若是沒有替代性 (如冬天厚大衣只有一兩件),若還有存放的空間,就先留著。
就這樣,連續兩年,回收的衣服比新買的多。
我的想法是這樣,如有些簡約主義,如佛教徒,會把東西用到不能用才丟掉,這對個人修行或地球環保是好事,但是對經濟發展不利,台灣已經沒有選擇,一定要走向資本主義主導的發展路線,尤其是台灣實施民主投票制度,更是無法回頭。 我知道讀者會問,如北歐
幾個國家也是民主制度,也都逐步走環保路線,甚至斯德哥爾摩未來將會沒有車輛。
我這樣說好了,台灣的國民所得算高,但是民眾素養跟不上,政治人物還是需要選票,就要配合多數民眾的知識水準,再者,也可能有利益團體會支持政治人物.....
抱歉,離題了。因為過去買的衣服夠多 (囤積的夠多),所以這兩年可以丟的比買的多。我希望哪天可以讓自己的衣櫃與儲存地方可以簡化,因為我真的不需要這麼多的衣服。不過衣服也是阿原跟老婆常吵架的項目之一,細節就不多說。
我也希望可以做到佛教徒的簡約方式過生活,現在拆成兩件
1. 用壞才丟,真的不夠才買。
2. 需要的才買,想要的不要買。
但是兼顧自己有限的經濟能力與想要支持經濟活絡,還有滿足個人消費的慾望 (不是我,是祖先的基因) 阿原先做到,
1. 需要的才買,想要的,先等一等,不要看到特價就內分泌上升.....
2. 用不到的東西,先放一段時間,確定沒用到就丟 (就像我發現也些衣物兩年沒用到),不要覺得可惜,佔用家裡一個空間,同時佔心裏 一個空間,才是無用。
之前看到某日劇有提到簡約主義者,
就像這網路報導
日本有一群「極簡」生活到極致的人
當時深深吸引著阿原,希望自己有機會可以學習過這樣的生活。
阿原想到社區共用制 (也算是共享經濟之一)
又例如說,阿常用的工具如熱融膠、矽膠槍,不常用,不貴就買了,但是真的不常用,也許未來以社區為單位,進行共買共用制。洗衣機也是,一周可能用不到幾天,未來社區可以自行建立洗衣機,會比商業化經營更划算。
結論:台灣已經我們無法回頭,只能跟著資本主義的大國走,但是觀察過去幾年的情況,其實趨勢是會變化的,也不需要過度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