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6 01:18 貼出
本文版權沒有
阿原是農業化學系,農產製造組 B83 的學生 (B83 代表 1994 年入學。後來我們農製組改名為生化科技系),當時我們班有單號以及雙號兩位班導師,分別是黃青真以及王愛玉老師。雖然我們分單雙號,但是我們找老師聊天兩位都會去找,兩位老師的個性不同,給的建議也不同。
老實說,我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問題就會去找兩位班導師,從大學到當兵放假,到唸碩士班、到出國前,回國休假、畢業後回台,我都會去找班導師聊天,我發現在不同時期,導師給的建議也不同,到現在,有空我還是會找兩位老師聊天。這次我們健康學院的專家諮詢委員會,就請我當年的班導師黃青真老師,就系課程設計給予建議。
真的,我到開南第一年就擔任大一班導師,有很多作風或是說話的方式,都受到我大學時候班導師們的影響。
記得有一次黃老師聊天,黃老師就說:「當老師的要把學生當掉的掙扎,不輸給學生被當的痛苦」。現在我自己當了老師,在期末結算學生成績時,黃老師多年的那句話就出現在腦海中,真的體會到那種感覺。若是按照我們以前當學生時的標準,或是到化學系修課,有機化學與分析化學等,必砍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優良傳統」,大概現在學生會昏倒一大票。
我當學生時,會認為成績是老師決定的,我當了老師,我發現成績是學生決定的,被當的,都是 100% 學生的關係。
我跟同事聊天,發現大家考前都會重點提示,也有考題提示,有唸書的一定會及格。大概有四分之一的都會按照建議去作,分數也很不錯。但是就是有部份的人,考試不出席,作業不交,這種怎麼會及格?還有一種情況是每次考試都會出席,但是分數都是個位數,幾次考試分數加起來也不到 60 分。
我常跟學生說,分數不代表一切,但是分數與為人態度有高度正相關 (改天我想寫一篇:成績不是程度,是態度)。成績無法測出你們的天份與才能,但是我們被賦予的任務之一,是設法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果 (不是找出學生的天分。天份要自己找,任何人都幫不上忙)。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我們都已經考前大放水,還是有特定比例的學生有著令人傻眼的分數,若這樣的態度都及格,不就太對不起我們被賦予的任務 (就是失職!)。有聽過其他老師這麼說,必修課能過就給過,不然明年你還要再看他們一次。也有老師說,他們考多少就多少,自己的前途自己負責,他們是大學生,不是小學生,若連這樣的態度都沒有,出了社會也是沒用。
我也趁機跟大家說,在我的標準之下,不少人沒有資格拿 60 分。這樣說好了,未來有好的實習或是工作機會,我將會推薦態度積極的學生,那些不交報告的,考試作弊的,沒有禮貌的,打混摸魚的,我不見得會罵你們 (何必浪費我的時間去罵人?),但是在我可以建議的範圍內,我不會優先推薦這種人。
說明:
1. 我們發現,總是有一群學生,無論考題出多難,都可以拿高分,謝謝你們,把我們的情緒從負面的位置平衡回來。
2. 人的潛力很可怕,唸大學,大家都打混摸魚過,重點在隨時想要發奮,沒有老師會拒絕這樣的學生,也不會嫌太晚。我也常說,各位的天份可能不是我們系的專長,沒關係,但是考試要及格。若是願意配合系上的專長與規劃,花點時間唸書,考證照,在探索人生,建立自信的過程中,一步一步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天份所在,找出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情,這也是大學重要的目的之一:協助學生找到自己的方向,不是幫學生設定或是設計方向。學生自己才是作主的人。
3. 我們沒有設定特定的當率,若全班表現都很好,就全班都過,若上級追問,我們會說,這個班每位學生都達到及格標準,不需要當掉學生。相對的,若當太多,上級追問,我們會說,這些人並沒有達到及格的標準。
4. 我也常跟幾位成績不錯的學生建議,若你們的興趣在此,可以多花時間深入課程及相關的知識,特別是實驗與實作的技能。但是你們的興趣若不在此,你們也已經知道如何應付課業還可以拿高分,那就花時間去作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是打工,可能是參加社團,可能到校外參加學習或是康樂活動,該怎麼作,要自己想,大學的任務是盡量提供適合的環境,讓學生自己想,不是幫學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