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6 15:55 貼出
本文版權沒有
蘋果日報的報導 辣蘋果專欄:救救過勞死(余艾苔)
這幾天又傳出數件過勞死的事件, 我跟前輩談到這件事情,前輩說那種加班時數還好而已,他每天的工作量都不知道如何算加班時數,我說我也是,我連上洗手間也都在想研究與教學的事情,經常處理學校的相關事情弄到半夜。
我覺得這是教育與大環境出了問題,也是民族性的問題,更是亞洲人的文化包袱,改天再來詳細說明。既然是民族性,既然是包袱,就是我們的原罪 (沒辦法,誰教我們不是投胎到歐美),那就只能「面對它」、「接受它」,希望在斷氣前可以「放下它」,很多人到了最後一口氣還是放不下,例如這個過勞死的例子。
若知道會過勞死,這群極聰明的人,當年還會選讀醫學系嗎? 不要說「當年」,看到這些事情,有多少醫生「當下」會改變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嗎?
相對的,大學教員會改變嗎? 制度制定者會改變嗎? 還是目前過勞死掉的醫生、大學教員、工程師不夠多,所以不痛不癢,沒有必要作改革,就繼續榨乾他們的能量?
在美國有句話:沒有一個工作值得用生命去換
(連勝文先生在生病後也說了這句話)
老實說,我覺得不是因為台灣的國民所得不高或是資源不多,而是亞洲的文化包袱,特別是儒家文化配合聯考制度更是藥效相乘,藥到命除。很簡單,我在美國時常跟小鎮上中美洲或是南美洲的踢足球,其實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樂天個性,與亞洲人苦讀精神完全不同,難道他們的國民所得或是天然資源會比台灣好? 而且大家都知道,日本與韓國也是類似的情況,而且日本比台灣更嚴重。
我很喜歡教書,我也喜歡作研究,但是大環境要求似乎要讓大學老師蠟燭三頭燒甚至四頭燒 (我很多學長學姐在大學教書的,已經忙到身體逐漸出現狀況)。難道要等生病之後,才想到沒有一個工作值得用生命去換? 難道要多幾個過勞死的案例,這些高危險群才會警覺? 難道我們真的要用經驗換教訓?
想想很好笑,以前的長輩都會鼓勵小孩子多唸書,未來找工作才會在辦公室看報紙吹冷氣,不用在街頭吹風淋雨。而現在的情況是,學歷高的工作,也是過勞死的高危險群,在街頭吹風淋雨的,反倒是作息相對正常,有固定的運動/勞動,成為低危險群。這也難怪很多高學歷的電子新貴願意放棄高薪,到鄉下地方從事農務。
未來一週,我剛好比較忙,除了教書,有四個會議,兩場演講,一篇論文要處理,三個實驗正在進行。或許也是我有基本的能力,人家才會交付這麼多任務,但是想想,自己一定要設好「停損點」,該休息就休息,不要等到身體出現警訊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