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1機場看飛機,阿原許下願望...
......................................................................祝大家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2015/08/23
另個角度看豆油伯使用金蘭醬汁事件:消費者有品質鑑別能力嗎?
(20151122 修編)
每次有食品事件,商人誠信問題,已經不值得討論,今天是來挖苦消費者的。
進入醬油前,先來看看三個故事
故事一:
阿原常在課堂上提到,阿原可以分辨一斤一百跟一斤一千的烏龍茶,但是一斤兩千跟一斤一萬的,就無法分辨。所以在阿原有品嘗這樣高檔茶能力前,不會去買這樣的茶。
故事二:
阿原還是大學生的時候,批評過朋友,沒有在運動,穿那麼好的運動鞋要幹嘛 (阿原在小學、國一、大二時,曾是某種球類的校隊,國高中到大學,都有持續運動,我都不會穿那種高貴的運動鞋)。
故事三:
現在很多人都會買單眼數位相機,但到現在, 2015 年,阿原認為這樣的價位 (其實也沒幾萬元),跟自己目前的需要,沒有購買的念頭,而隨身攜帶帶的數位,幾台更換下來,都在台幣三千元的價位。 應該沒有多少拿單眼相機的,跟阿原一樣,在 1992 年被同學拉入攝影社,從自己沖黑白底片、照片、泡製藥水開始學,在 1994-1995,在大學的攝影社,跟大家買一大捲的正片,自己來分裝......(不是拿大砲鏡頭跟相機就是有實力,雖然阿原瞧不起這種人,但是感謝他們為內需經濟所做的努力!)
回到醬油,這件事情等完整落幕阿原再來討論,現在阿原想討論的是:
消費者有鑑別能力嗎?
再來兩個故事:
阿原讀博士班的時候,經常會有葡萄酒品嘗的機會 (幾個實驗室自己釀的、附近酒莊或是其他來源),臭屁一點講,我們一個學期嘗過的酒,比多數台灣人一輩子喝過葡萄酒的種類還要多 (不是體積,是種類)。白酒與紅酒的品嘗重點不同,品嘗者慢慢去體會裏面的味道。
在台灣,多數人就是拼喝進肚子的體積與速度,這樣沒有文化的民族,應該先從買葡萄汁混入食用酒精開始練習,不要糟蹋葡萄酒!
曾經遇過兩次,阿原在某超市買綠色瓶子 XX 金牌啤酒 (常上廣告),其中一次是阿原上應用微生物,讓大家嘗試白酒、紅酒、白酒、啤酒 (及覆溶麥芽汁、不同風味的啤酒花) 等。其中有次是啤酒,就跟學生說阿原嚐到臭鼬的味道, 學生們反問:臭鼬是怎樣的味道?
阿原才想到,也是到了美國,路上有被車撞死的臭鼬,才有機會聞到這樣的味道。也就是說,很多人喝到臭鼬味道的啤酒,並不知道這樣是負面的味道。(沒有鑑別力沒關係,台灣人喝啤酒是喝氣氛喝體積的!)
說明:
有臭鼬味道的啤酒 (skunky beer),是負面的味道,一般是啤酒受到光的照射,尤其是綠色瓶子,內部的成份會產生類似臭鼬的味道。阿原當酒類學助教時,老師交代,故意買綠色瓶子的啤酒,然後接著燈箱照射,故意要產生臭鼬的味道,讓學生看看。
有次長輩拿花生油給阿原聞聞看,長輩說,這才是他們小時候買到花生油的味道。如果不說,阿原聞起來,比較像 70% 麻油混合 30% 的花生油。
如果這件事屬實 (若不考慮花生品種、花生油製程是否影響花生油之味道) 也就是阿原一直以來聞到的花生油,其實是大量生產的花生 "調和油",不是很可笑嗎?
再次回到醬油,這次醬油事件,不是衛生問題,是商人的誠信問題。阿原倒是想要問問消費者,你們有能力鑑別不同等級的醬油嗎?
如果沒有樣的鑑別能力,需要買高單價的醬油嗎?等到發現是商人不誠實,除了罵商人,會去檢討自己沒有食品品質鑑別能力?
除了品質,阿原認為比品質更重要的是:感官與個人偏好。
如果找一千個人來測試,使用雙盲等統計上的技巧,當受測者拿到不同等級醬油,大家一定都喜歡高檔貨嗎?搞不好最多人喜歡的,可能是中低價位,或是化學醬油!
有次上應用微生課,分幾周讓學生品嘗蒸餾酒、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啤酒 (及啤酒花水溶液、稀釋麥芽汁)
一次,阿原測試了數種進口的紅葡萄酒,與國內的葡萄酒 (先把酒瓶用鋁箔包起來,不讓學生知道喝到什麼酒,減少判定的干擾),調查之下,最受學生歡迎的是,台灣菸酒公司的玫瑰紅! 你能說什麼,這就是個人喜好。
結論:
1. 當消費者沒有鑑別能力,又沒有主見,卻還有點錢時,往往會有好玩的事情,就像這次醬油事件。
2. 謝謝你們,維持了內需經濟!
提醒:本文將在阿原轉到產業界後刪除,要保留的動作請快!因為,未來阿原上述的人,占人口 50% 以上,可都是阿原未來的客戶,得罪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