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penclipart.org/detail/220150/african-animals-coloured
其實多數年輕人有其能力與天份,但被保守的教育框住。用這張圖,希望大家恢復本能,像野生度動物一樣,敏捷、兇猛、自信。
前言
阿原不在乎形象,公開承認自己當年不懂的、不會的、犯過錯的,就是希望讀者與年輕人可以從阿原的錯誤學到東西。
首先聲明,主因是台灣教育與社會風氣的歪曲,學生素質是次因。
所以阿原極少罵學生,除非是刻意搗亂、破壞等,否則,不讀書,阿原不罵,因為讀書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刻意搗蛋,阿原就會請年輕人離開教室或實驗室。
進入主題
(這是台灣教育的問題) 阿原當時不懂這道理,認為到了研究所,一切要聽老闆的(指導教授),但這是錯誤的觀念。雖然老闆給題目、給經費、提供實驗室可以做研究,但學生才是主體,這事情,阿原到美國讀博班才體會到,在康乃爾大學食品所,我感受到這樣的事情(被尊重。但實驗做不出來,是學生自己努力不夠或程度不夠)。也不能說台大沒有尊重學生,只是不一樣。
雖然傳統上台灣受儒家及日式教育風格影響很大(題外話,台灣二戰後很多官員及教授是留美的,他們真的有改變這樣的醬缸文化嗎?)
但,做研究,研究生就是主體,就是主體,就是主體,雖然老闆會罵人。但阿原當了老師才更清楚,這是思考邏輯,如果研究生自己可以提出想法,若老闆信任,自然會放手給菸酒生去做(沒有錯字,就是不抽菸不喝酒的菸酒生),至於建立信任,阿原之後再聊。
補充:一般執行一個大計畫、一個任務、一個點子、一個小實驗,通常
考量
a. 技術能力:自己是否有這樣的能力(如純化 RNA、液體培養靈芝菌、冷凍乾燥等)
b. 儀器設備是否齊全(若到齊,自己會不會使用。若不足,是否可以借到,或是購買)
c. 試劑耗材是否足夠且未過期(如有不足,該去借?還是購買。購買如何使用經費?還是自掏腰包---阿原從碩士、博士到當老師,做了不少自掏腰包的事情,到今天還是這樣。不囉唆,任務重要,錢,忍一下就好)
有關碩班自掏腰包製作研究用的實驗器材:
在碩士某次跟老闆要經費買電泳槽,在老闆辦公室被罵出來,但實驗還是要進行,阿原就自掏腰包,跟莊榮輝老師借用蛋白質電泳槽,自行模仿相同尺寸,這樣可以買想同的電泳玻璃耗材。之後自行製作電流供應器,從 110 V 經過橋式整流器將交流電轉成直流電,再兩個大顆的電容拉平直流電壓。此外還使用拆船馬達,製作小離心機,用在微量離心管。 ]
下次寫,當兵時自掏腰包、博班時自掏腰包,但可能不會寫當老師為了課程自掏腰包,因為太多了,不是要羞辱學校,相反的,是阿原無能,拿不到教育部、國科會等經費。
-----------------------------------
結論:研究任務或實驗是大學生、研究生自己的事情,當作是自己的任務,不要以為是老師指定的題目,就是一切聽老師的,自己要主動。等自己可以提出想法、作法、執行,得到老闆信任後,通常老闆會自由發揮的空間(講到自由發揮,台灣教育的缺陷就出現了,這部份以後聊)。
補充:此外,2025 上半年,阿原改變作法,在課堂上讓學生製作點心,吃吃喝喝之後,才講課本與學理。雖然講解課本的時間與內容減少,但感受到年輕人比較有參與,而且
1. 適當的給年輕人信任與自由發揮的空間,例如 20250528 讓年輕人製作吐司(包起司丁或紅豆)、雞蛋糕,請見播放清單
烤吐司01—20250528 0956—苑學姐加入不熔起司丁
休息時間大家享用點心—20250528 164747 看到年輕人的創意
真的有創意,其實當時預計 20250601 家族聚會,就會使用阿原買的車輪餅機,讓孩子們做蛋堡。沒有想到,年輕人自己先做,當然,那是食材夠,更重要的是,如果阿原當時罵人,為何做那些沒有交待的任務,就會看到年輕人收手,以後看不到他們願意發揮創意。
相反的,阿原是稱讚他們有創意(鼓勵他們繼續發揮創意)
2. 相同的,到學期末,我們已經做過多次點心,包括年輕人利用沒課的時間自己來練習丙級實驗,同時也做不少點心,為下次課程抓條件。某次,有位年輕人說:下次可以做泡芙嗎?阿原回應:當然可以,但阿原沒有做過,請自己來。若缺材料,請讓我知道,我想辦法處理。
其實他們已經知道自己上網查點心的製作方式,這是他們網路世代的天生基本能力,但學校教育,尤其考試院及行政院的證照考試,就是有標準答案,這對技能訓練無可厚非,但學校教育不能只有應付考照,學校教育需要從另外的角度,保留,甚至鼓勵年輕人的創意(其實年輕人不知道,過去這學期的製作點心,阿原是用碩士班的方式對待他們)
換個角度看,也是一段時間的相處,他們知道阿原的個性與作法及信任(知道阿原不會隨便罵人),才會提出做不同的甜點。
3. 再次補充:阿原不會罵年輕人原因有二
a. 阿原需要年輕人幫忙,無故罵人,人就跑了。而且 阿原沒有給年輕人工讀費或助理費,客氣一點,才能找到年輕人幫忙。
b. 年輕人沒有執行計畫經費,或是讀碩士學位。 因此,沒有計畫進度與結案的壓力,沒有學生無法畢業的壓力。所以,沒有把這樣的壓力轉到學生身上,也是阿原不會罵年輕人的原因。反過來,如果阿原有收碩士生(目前沒有收碩士生的紀錄),學生的成果無法畢業,阿原不會痛。但阿原如果有執行計畫經費、有產學合作有預計的產出目標,此時若學生有拿錢,卻偷懶,或是沒有達到預計的進度,阿原就可能罵人、施壓。
4. 阿原一直無法理解,牛頓如何看出萬有引力? 拉瓦錫 (中文 wiki 英文 wiki ) 如何證明氧氣的存在? 阿原是庸才,無法理解,對習以為常的事情,可以看出背後的道理。各位也是,阿原直到博班看出來,學生或研究生,才是學生個人學習的主體或主人,各位讀者可能短時間內看不出來,就像人類幾十萬年來已經習慣萬有引力及氧氣。這文章我已經寫好,各位讀完種子就埋下去,何時發芽,就看緣份與各位的資質。
OK 這話題就先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