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有關阿原記事本

阿原,江易原,記下一些事情跟朋友們分享,也留下自己學習與成長的紀錄。教學課程請見 "阿原小站" 還有阿原開放式課程阿原直播與教學影片阿原生活影片阿原創新顧問公司阿原科幻小說-NC1543、教師教學社團:開源軟體與教學應用
版權:除特別聲明外,本網站之照片及文字等,皆為版權沒有 (public domain, Creative Commons Zero),歡迎使用
*本站累積不少教學與食品安全資料,請善用左上角的網頁搜尋功能,或是網頁右方文章分類整理。

2011/08/29

蝸牛的照片

2011-08-29 23:30 貼出

本文章的文字及照片皆為沒有版權的公共財 (因為筆者放棄著作權對這些創作的保護),需要這些照片的請自行取用。


照片是在 2011年07月13日 (週三) 18 時 47 分,在開南大學卓越樓七樓的療癒庭園所拍攝的,除了那張有四隻蝸牛是筆者故意將蝸牛放在一起,其餘的照片皆為蝸牛的自然行為。


卓越樓七樓的療癒庭園,下過雨之後不少蝸牛就出來活動。
我不確定這是否在交配!






我把四隻蝸牛放在一起。




2011/08/28

阿原 DIY 教室之--自製噴燈架

2011-08-28 23:09 貼出
本文文字部份本權沒有,本文的照片皆為筆者所拍攝,也是版權沒有。

免責聲明及警告:

這個噴燈架是筆者所製作,用來進行微生物實驗。噴燈頭不到台幣 400 元,而且使用的瓦斯罐費用不高,很適合用在預算不高的實驗室。但是噴燈的火焰不易控制,若您是研究生,看了本部落格的文章,建議您先問過您的指導教授,是否需要自行製作這樣的工具。相對的,若是您參考這樣的作法,發生意外,請自行負責,與筆者無關。


本文純屬個人看法,不代表所服務單位的意見。


照片是在 2011-01-26 及 27 日,在開南大學保營系生物實驗室所拍攝的。


火焰燈具在微生物實驗中很重要,但是在無菌操作台內氣流大,使用酒精燈將會降低工作效率。有些有錢的實驗室可能使用電子式的工具加熱接種環,有的實驗室使用接瓦斯桶的本生燈。其實各有優缺點,而我想到的是使用市面上買的到的噴燈頭,配合木架來使用。


這是在無菌操作台內使用酒精燈。因為氣流很大,火焰會飄來飄去。


於是完成這樣的架子。抱歉我是一邊做一邊想,沒有按步驟拍照。
配上買來的噴燈頭。

似乎有點佔空間,不過燒接種環 (loop) 時很好用。

各位會注意到,木架的最高點是方形架圍住噴燈頭,這是因為我使用簡易固定法使用噴燈,某次操作中,手卻碰到噴燈頭而被燙到 (還好不嚴重),因此在製作架子時,特別加上方形框。

此外使用上有個缺點,噴燈的瓦斯流量開始點燃時不易控制,有時可能會突然出現大夥,而且流量控制轉鈕無法即時反應流量,例如調高瓦斯量,可以立即見到火變大,但是調低瓦斯量,卻要等 5~10 秒鐘才會看到火變小。但是等幾分鐘之後,火就會很穩定。

怕剛點燃時會出現大火會燒壞無菌操作台的濾網,我都在每次點火時,在上方放一片石綿心網,阻擋大火 (不用怕,這是預防措施,我操作很小心,很少發生突然大火的事件)

而且使用噴燈有個好處,可以拿來燒玻璃或是封玻璃口,有空我再來分享。但是若實驗室很有錢,購買專用的器具,就無法拿來做這樣的用途。而且噴燈可以在烤肉時用來點燃木炭,雖然我這隻噴燈沒有進行過這樣的任務。




說明:

前頭的免責聲明是不得不的作法,因為我得罪不起一群大教授。若您是研究生,就自己看著辦。我當年唸碩士班時,自己花錢買橋式整流器及電容,自行製作直流電的電源供應器,以及自行製作蛋白質電泳槽,也是自己作自己負責 (還好沒有出事,否則也是要自己負責)。

這東西是我自己設計製作,所以我知道該如何使用。為了安全,我可能會去買比較安全的燈具,約台幣一千元,給學生用。就像當年我用自製的電源供應器,變壓器、整流器、電容、電線全部攤在實驗桌,若是沒有經驗的人使用,很容易發生短路,尤其是整流器蓄積不少電,短路時可能更危險。當然我後來買個專業的電器盒裝起來。

我發現國內生物領域的研究生或是老師,比較缺乏自行製作器具的動力。換個角度來看,像阿原這樣喜歡自己動手的,也有好處,例如預算有限時,可以自製工具以達成任務。而且不少東西是想買也買不到,例如我上個月完成翻拍架,因為我到網路商店找不到這樣的東西 (照片都拍好了,下次來分享)。


大家關心颱風是否會接近台灣,但是菲律賓的災情呢?

2011-08-28 11:15 貼出
本文放棄著作權的保護,為公共財


今天是星期天,相信全台灣的人都緊盯著電視或是網路新聞,希望可以掌握颱風動態。各位是否發現,每年的颱風季節,每次生成的颱風未必會接近台灣,但是多數會掃過菲律賓。


到目前為止,我隨意轉了幾台新聞台,完全沒有提到菲律賓,但是從電視上的衛星圖,菲律賓不少區域都籠罩在颱風之下。(不過偶爾會播到美國東部目前颶風接近的新聞) 好吧!若國內的媒體沒有我想看的新聞,那我去國外的網站,去找找相關的新聞。




我就到 CCN 的網站,若讀者您跟阿原一樣,看到滿滿英文的網頁就反胃,沒關係,分享一個小秘訣:在網頁上搜尋關鍵字,例如我使用 FireFox 6.0 瀏覽器,按下 Control + F 會跳出搜尋列,此時輸入 typhoon 或是 Philippine (若跟我一樣忘記單字,可以上網查)。


果然查到

Typhoon triggers landslide, killing 2 children in the Philippines

By the CNN Wire Staff
August 27, 2011 -- Updated 1507 GMT (2307 HKT)
 
我把標題翻譯成「颱風在菲律賓引發山崩,造成兩名兒童死亡」。當然 CCN 會持續有新的相關消息出現,這只是個例子。
 
 

接下來到日本 NHK 網站,不過我不懂日文,也不想用 google 網頁翻譯而作罷。
 
 
既然這樣,我就去找找菲律賓政府網站 Official Gazette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看到首頁有他們的相關新聞 DSWD assists victims of typhoon Mina
 
 
接下來我在搜尋引擎輸入 Philippine government weather 看看可以找到什麼。
看到 PAGASA 舊網站 ,該網站建議讀者到新的 PASAGA 網站 這相當於台灣的氣象局,有不少的颱風相關資訊。
  
此外,上 youtube ,搜尋 typhoon philippine 2011 看到幾個颱風造成淹水的影片,相信這幾天會有更多的影片會上傳。    
 
 
結論:
 
我想知道這個颱風在我們的鄰居菲律賓所造成的災害,但是國內的電視或是網路媒體並沒有提供這樣的訊息 (或是我眼拙,沒有看到),因此只好自力救濟。我想看的新聞,媒體沒有撥出,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有他們的考量,我們要體諒他們。 

2011/08/25

快!三天內液晶螢幕再出現幾個亮點,就可以拿去換貨

2011-08-25 21:16 貼出   本文版權沒有

可能是上了年紀,發現盯著筆電的螢幕愈來愈吃力。於是在 8/21 周日晚上到桃園順發買螢幕,看到 Acer P236HL 液晶螢幕有特價,就買了一台,回家後使用,果然舒服多了,尤其是論文校稿時,真的很有幫助。 8/23 晚上突然發現螢幕左下角出現一個亮點,心理想沒問題,順發的服務不錯,但是今天的一通電話讓我成長不少。

今天打到買螢幕的分店,解釋完之後,服務人員很有耐心的告訴我,要看 Acer 那個型號的保固條件,若是符合,他們會立刻換貨。我就追問,若不符合,出現亮點是否算我倒楣?

服務人員的訓練不錯,把剛剛跟我解釋的情況又說了一次。我就再問一次:「若不能換貨,是否算我倒楣?」他老大還是不敢亂回話,只說他們賣的產品中,華碩是提供比較好的亮點保固,他們只是經銷商,亮點的問題還是要看螢幕的廠商。

放下電話,我耐住脾氣,看了那款螢幕的保證書,螢幕分為九區,正中央的 A 區只要一個亮點就換面板,其餘的部位 (B 區) 要七天內累積到四個亮點,才能換面板。

我雖然書唸的不多,也因為不熟悉國內賣螢幕亮點處理的規則,差點鬧了笑話,還好那位服務人員有耐心解釋,這跟我之前批評國內廠商服務態度欠佳無關,請讀者不要過度聯想,
錯就錯在我自己不懂規則。

但是這次事件我又學到了一課,學到寶貴的經驗。現在,我只能祈禱三天內再出現三個亮點,或是正中央出現一個亮點就好。下次買螢幕,我就知道該怎麼處理了。

2011/08/22

阿原 DIY 教室之--自製音響架

2011-08-22 14:35 貼出


版權說明:

本文章的文字部份版權沒有。

本文章照片皆為筆者所拍攝,但是內容可能有商標等受著作權保護之創作,因此無法至於公共領域。有版權疑慮的照片會特別標示,沒有標示的部份就是公共財。


在這裡強力推薦 Homebox  是 DIY 的好地方,在適當的情況下他們可以免費提供裁切服務,即使是付費的切割,在我眼裡也是很划算。



購買材料,儘量挑現成的,以減少裁切。在結帳之後請工作人員裁切 [本照片攝於 Home Box, 可能有商標問題,筆者在此主張合理使用。使用者請勿任意散布本照片]


購買適當大小的螺絲釘 [本照片攝於 Home Box, 可能有商標問題,筆者在此主張合理使用。使用者請勿任意散布]


這四隻腳對齊後畫線,方便在加上橫向木板時,有個依據。這裡要小心對齊,不然橫板會高低不平,主要木板放上去也會不平。


先用大木板墊在下方 (決定兩隻腳之間的距離),使用熱融膠將橫板黏上去,小心各木板之間保持水平或是垂直的位置。


完成基礎骨架,不過只是用熱融膠暫時黏住,還需要使用螺絲釘作正式固定。


除非是很軟很鬆的木頭,不然阿原習慣上都會先用電鑽先鑽個洞,方便鎖上螺絲,也避免螺絲將木頭撐破。


我以前就想到黏個膠帶在鑽頭上,方便了解需要鑽的深度,以免鑽過頭。鑽完洞,取下鑽頭換上十字頭,上螺絲。


相同的,也是先用熱融膠將大木板暫時固定在架子上。


將木板暫時固定在兩側的架子


在大木板的側面加上螺絲釘。可以看到我用固定帶加強架子的穩定,避免在上螺絲的過程中散開。



若沒有加上這一片,整個架子會晃動。讀者們要有概念,這類的架子最好是有 3 個方向的平面互相固定才會牢固。


架子完成,先放上一組音箱。這音箱是我從美國帶回來的。



上層是兩台黑膠唱片機,第二層左邊是 Sony 擴大機,右手邊是真空管擴大機。這些都是我在 garage sales 買到的。


這台唱機是我在美國的時候最常用的 (搭配真空管擴大機),完成架子只是初步,唱機還需要整理才能使用。


雖然還不能放黑膠,但是拿一張歐依斯特拉夫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拍個照留念。[唱片的封面設計可能受到著作權保護,因此在過了保護期限之前,讀者請不要任意散布,除非您將唱片的封面打馬賽克]



說明:

本來想要買現成的組合鐵架,但是跟黑膠唱機的感覺 (氣質) 搭不上,所以決定自己釘架子,花了兩千多元,老實說,比買現成的鐵架貴很多,但是事後證明自己釘架子是對的。

在 2011-08-06 的下午,到了桃園的 Homebox 買了木材,晚上利用時間,不到兩個小時就把架子完成了,比我預料的還要快。

寫這篇時,我已經把唱機處理好,也可以聽黑膠唱片了,這部份就放到另一篇說明。

留學生食譜之--自製花生粉

2011-08-22 01:03 貼出

本文之文字部份沒有版權

所有照片皆為筆者所拍攝,筆者願放棄著作權,讓照片成為公共財,任何人得以進行任何使用。



看看檔案,這照片是在 2007-04-14 22:37 拍攝的,地點應該是在 Geneva, NY 的家中。

大家都知道,留學生很會煮東西,其實不見得,真正原因是,懷念家鄉口味,有些東西買不到,就想辦法自己做。

2003 剛到美國,我就發現可以使用微波爐來 "烤" 地瓜 (代表超市可以買到地瓜,不過美國超市只能買到紅肉地瓜,要買黃肉的,需要到亞洲超市)。也使用微波爐製作鹽酥花生 (亞洲商店可以買到生的花生)(而阿原的老婆就延伸出加入蒜片及少許油的微波蒜香花生)

今天要分享當年製作花生粉的方法 (其實已經用過好幾次,但是都沒有拍照)。這方法是我老婆想到的,既然可以自己製作蒜香花生,配合磨咖啡豆機,她認為可以製作花生粉,於是,就這樣,順利的,完成了,花生粉。


微波花生,我們的經驗是每次 30 or 60 秒,攪拌後繼續微波直到全熟。

我都是一邊試吃,確認花生是否全熟了

左邊是生的花生,右邊是熟的,可以聞到香味。

放到磨豆機,開始 "磨豆"。

這麼纖細的手,當然是我老婆的手。


看,還不錯吧!

裝到罐子備用。


其實到東方店可以買到花生粉,但是經常有油耗味,才會讓我們想到自己動手作。幾次買了豬血糕,或是自己作麻糬,都需要花生粉,我們就自己製作。

我還得這個磨豆機是在 Waterloo, NY 的 garage sales 買的,不到一元美金 (我記得是 25 cents, 但是老婆記得是 75 cents)。因為立下戰功,所以回國時就連同其他東西寄回台灣了!

留學生活有許多趣事及糗事,有空再來分享。

2011/08/20

蟬脫殼的照片

2011-08-20 23:43 貼出

版權聲明:

本文的文字部份:版權沒有

本文的照片:皆為筆者 (江易原) 所拍攝,一樣是版權沒有,請自行下載,歡迎進行任何用途,包括商業用途。若用了筆者的照片賺到了錢,不需要分給筆者 (真的分給我,我可能不會拒絕)。若賠了錢,不要來怪我。


照片是在桃園開南大學的陽光大道上拍攝的 (2011/06/13 晚上 及 06/14 白天)




晚上跟老婆在陽光大道散步時,看到有隻蟬的...正要找地方脫殼,但是它老大走錯方向了,停車場可能不適合脫殼
阿原我不是 National Geographic 的特派員,所以就動手把它放到旁邊的樹幹,以免爬過一大段柏油路還找不到可脫殼之處。


OK 就放著,經驗上 (沒錯我有數次放蟬的經驗) 它會自己爬到自己喜歡的地方


兩小時之後,我們從實驗室離開,前往那棵樹,果然找到這位仁兄。怎樣,翅膀還沒乾的時候是鮮艷的綠色。




6/14 白天我再次經過,看到剩下的殼,讓我想到中藥的金蟬花



 我一直很好奇,有兩條白色線到底是什麼東西




說明:

我在當兵的時候,有位資深班長 (植病碩士),有次經過營區某個樹,指著樹說這蟬正在脫殼。當然我只看了一眼,沒有多做觀察。

在 2007-08 我論文口試前兩天,是我同學的口試時間,在台灣的慣例,實驗室有畢業生要口試是大事,同學都會主動協助。也就是那天,我過去實驗室看看他是否需要幫忙。就在出發的路上,我看到人行道上有隻未脫殼的蟬 (我要去查查,這樣的狀態是否可以稱作幼蟲),但是我趕著去幫忙,因此沒有多逗留。我同學說不用幫忙,我就回頭去照那隻蟬,拍了不少照片,改天貼出來。

去年 (2010-08) 是跟老婆晚上在陽光大道散步,看到一隻正要脫殼的蟬,我把它放到最近的樹上。不過當時我沒有拍照。


書上都這樣說,低頭趕路的人,是無法欣賞沿途的風光。朋友們,下次遇到這樣的機會,是否願意等個一、二小時,觀察蟬脫殼的現象吧!

2011/08/12

動作要快,2011 的公費報名到 8/22 截止,不然等明年

2011-08-12 23:14 貼出

本文毫無創意可言,無法構成著作權法上保護創意之目的,因此本文為公共財,而且不用特別聲明放棄著作權。




相關網頁
https://www.bicerexam.moe.gov.tw/100/help.php

簡章 PDF 檔
https://www.bicerexam.moe.gov.tw/100/bicerexam100.pdf

今年來不及的,還沒準備語言考試的,請不要在怠慢了!錯過今年就明年見!





2011/08/07

除了教學跟研究,大學教員可以多一些社會服務與注重生活樂趣

2011-08-07 10:14  貼出
本文版權沒有,本文純屬筆者個人看法,不代表筆者所服務的單位之意見。


從我唸大學、研究所,到現在當老師,有很多感慨,這是累積 10 多年的感慨。前幾天跟同事聊到,我們都認為那些教我們的老師們,aaaaaaaaaaaaaaaaaaaa。 相對的,少數有熱情的老師,我們都感受的到,正因為兩者差距太大,因此少數用心的老師總是受到學生的尊重。到現在,我回母校時,還會去找這樣的老師,跟他們說謝謝,聊天,請教事情。

相同的,我們這一輩當大學老師的,bbbbbbbbbbbbbbbbbb,正如同上一輩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直到退休。當然或許他們自己不會這樣認為。


大學老師有沒有熱情在工作上,是無法說謊的。有沒有熱情,學生都感受的到,也都知道------我從當學生到現在,我一直都這麼認為。

這篇預設是寫給學生看的,重點在鼓勵學生找到自己有熱情的事物上。例如我們系有位學生到生技公司實習,學生說他在這實習工作很快樂,公司的高層也告訴我學生表現不錯。我私下跟那位學生講:「恭喜你找到有樂趣的工作,可能你的頻率跟這個工作很合,有不少人拿了名校的博士學位,還找不到自己有熱情的工作,還沒找到人生的方向,你才升大四就有這樣的際遇,真是太棒了!

大家都知道,二次大戰時,什麼樣的將領就會帶出什麼樣的部隊 (例如知名的巴頓將軍被拿來當幌子,騙到德軍的重兵調度移防,而有利於諾曼第登陸)。

相同的,大學裏什麼樣的老師就 "可能" 會教出什麼樣的學生。若當老師的沒有熱情在教學與研究,沒有意願作社會服務,沒有熱情培育學生,那我們又如何能期待教出的學生有足夠的素養、公民意識、基本能力,可以照顧自己,可以為家人、社會服務?


或許您會問,本文的標題,中提到的多些社會服務與生活樂趣,如果是學生來問我,我會提供一些建議,但是還是要請學生自己去想。如果是其他大學教員來問我,各位讀者,你們猜,我會怎麼回答?

此外,我非常尊敬那些願意投身社會運動的教授,例如柴松林、高成炎、清大彭明輝,以及我不認識的人,因為今日部份的法律,正是他們多年前投身的社會運動。還有很多人沒有博士學位,但是他們對國家的貢獻勝過 90% 有博士學位的人,我很尊敬他們, 例如我所追隨的前輩,丁志仁老師,推動教改 20 多年。我現在受到教師法的保障,也是他協助推動立法的。

講白一點,亞洲文化有點奇怪,尊敬是來自對學歷及頭銜,而不是對人的作為。舉例來說,某人是名校的博士,某人是行政院某部的部長,某人是某公司的總經理,還沒搞懂,就先尊敬 (尊敬跟禮貌不同,不要搞混)。但是名校博士或是名校的教授也是有很多對社會沒有貢獻,不值得尊敬。

跟很多前輩類似,阿原有不同的看人方式,我看人是看這個人的學經歷與相對應該有的社會貢獻。如果有人頂著哈佛、耶魯名校的博士,作為卻是非常自私,那只是讓人看笑話而已,浪費名校的光環。在 2009 年,我曾跟某院士,也是前教育部長,請教過問題,他說也認為很多教授都很自私,有空我會寫一篇跟大家報告。

我希望自己能多努力學習,在能力、遠見、氣度上,把自己從一個平庸的大學教員,變成為國家做事,讓人尊敬的人。除了教學跟研究,我認為大學教員更重要的是社會責任,可惜,現在教育部的升等審查方式,讓人不得不把優先順序作「微幅調整」。很有趣,教育部的升等,無論是校內自審或是外審,都跟 10 年前不同,用白話文來說,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說明:

凡事總有例外,如果各覺得阿原不是塊料,請不要怪罪教過阿原的老師們,是阿原資質差,劣根性強,不受教,跟當年多數教授無心教學無關。

但是若各位認為阿原還不錯,還不算太差,還算有心做事,那也不必感謝那些教過阿原的老師,因為阿原不認為自己是他們教出來的 (除了受到少數老師的啟發)。真的要感謝的話,就感謝制度納稅人,感謝他們在阿原唸大學時的栽培,感謝他們讓阿原有機會到美國一流名校唸研究所 (不過我知道並非每位公費生都認為他們是受到納稅人的栽培)。

至於生活樂趣,我們下次聊。

------
8/9 晚上,收到在中部教書的大學同學來信關切,建議我把部份的字句修正,我就把部份的句子置換掉。好了小陳,這樣修改可以嗎?不行再修!

2011/08/06

讀報感想: 教授研究中斷 碩博生須打工
原來這是今年國科大砍的原因

2011-08-06 10:25 貼出

本文版權沒有。 本文僅為個人意見,不代表服務單位之看法。


請見聯合報 2011-07-04 的讀者投書
教授研究中斷 碩博生須打工
(修正:有網友來信提醒,原來聯合報的網頁已經不能進入,因此阿原換成 ptt 上討論頁的聯結)



難怪最近校內校外的教師同仁們有申請國科會計畫的都風聲鶴唳,哀嚎遍野,若這篇投書內容屬實,那我也不知道該怎說。


各位年輕朋友們 (還是學生的),如果認為這些東西都跟各位沒有直接關係,那就錯了,以後有機會再談。

2011/08/05

打招呼,大學生該學的禮貌

2011-08-05 08:20 貼出   本文版權沒有



陸陸續續看到幾件學生需要改進禮節的事件,讓我不得不講清楚,因此在系上留言板留下下方的建議 (藍色字體)。

有人認為一代不如一代,一屆不如一屆,但是我從不這樣認為,也不曾說過這樣的話。有一次我跟學長聊到這話題,我說:「我覺得比聰明才智,比工作努力程度,我們不輸給上一代,我從不說怡不如一代這種話」,他說:「我覺得一代比一代強。若他們覺得一代不如一代,難道他不用負責任?」


回題,如果當老師的沒有提醒學生改有的基本禮節,是老師的錯。但是老師有提醒過,學生不聽,那就不是老師的問題。作到基本禮貌不像微積分或是推導物理公式那麼難,而且禮貌跟自己的主修可以兼顧,不是零合。

如果有學生或是讀者要跟我辯論專業重要還是禮貌重要,對不起我不接受辯論,我寧可把時間拿去多作些實驗,多寫些論文,我不願意浪費時間在這種沒有程度上緣份未到的人身上。


如果說這些學生也按照建議,多注重禮節,等到他們進了職場,因為有禮貌而受益,他們會來感謝我當年的提醒嗎?我知道十個有九個不會,他們只會覺得我是很囉唆。同事也說,幹麼那麼關心學生,學生自己都不關心自己,也沒把自己當人看,他們表現好或不好,反正畢業證書上蓋的不是我們老師的名字,不需要浪費時間在那些載浮載沉的學生身上,有幾位真的有心想學的,好好的培養他們就好。



-------------------------
[請注重應有的禮節] 最近發生幾件事,讓我不得不說幾句。那天​蘇院長到八樓巡視,有系上的學生跟院長擦身而過,卻把長官當空氣​,視而不見。

請各位注意,我不是要各位向院長行鞠躬禮,但要會打招呼,說聲院​長好,不然輕鬆一點,揮揮手也好,居然視而不見。請思考一下,院​長會不會認為系上老師沒有教學生該有的禮節?

如果這類的禮節沒有注意到,以後到實習單位,到軍中,到公司,請​不要讓他們知道您是開南保營畢業的,被罵沒有教養也不要怪我,因​為我都會講,但是學生不肯學,不受教,不關我的事,我也不會承認​我教過這個班。
在軍中,發生這種事情就直接處分,但是各位到了公司,上級不會處​分你們,上級會暗地裏認為開南的學生沒有教養,老師沒有教。但是​事實上是這樣嗎?我就知道好幾位學生很有禮貌,可惜不是出現在院​長巡視的那一天。相對起來,若有禮貌的學生到公司實習或是上班,​人家會怎麼想,雖然是新成立的科系,但是學生很有禮貌,歡迎下一​屆的學生再過來實習。

如果再讓我知道我們保營系的學生連基本禮節都沒有,放心,我不會​對各位怎麼樣,因為是系上老師沒有教好,因為是系助沒有教好,不​應該怪學生,要怪我自己。

同時也希望你們有膽子可以不重視禮節的同時,也扛起相關後果。
簡單的建議,看到系上的老師或是其他系認識的老師,揮揮手,問不​問好無所謂。看到院長以上的長官可以點頭問好。遇到不認識但是可​能像老師的人,可以微笑說:「您好」或是「您好,需要幫忙嗎?」

我知道不少人是害羞,但是趁著還是學生的時候,養成打招呼的習慣​,對於未來進入職場或是當兵,絕對有幫助。

阿原的名字上了遠見雜誌

20110804 23:58 貼出

本文版權沒有

今天使用 Google Chrome (我第二常用的瀏覽器),清除歷史紀錄後,使用 Google 查詢自己的名字。

慢慢看,看到 2010-12 的遠見雜誌

開放式課程全球學, 你參加了嗎? 電子文章的第三頁

  
出現了自己的名字。原來那是 2010-11-02 我在亞洲開放式課程研討會 (在台大醫學院舉辦),給了個演講,休息時間與游先生交換名片,小聊一下,沒想到會刊出來。不過那一句


「...深化他原來專注於營養、生物學方面的領域,利用生動活潑的資訊教學,引發學生的上課興趣。」

是他自己加上去,一來我沒有教營養課程,二來我的教學是否生動活潑,應該由學生來決定,我只能多投入時間準備課程。(酸一下:若我的教學是真的生動活撥,為何還有不少人蹺課,沒蹺課留在教室的,人在魂不在,或是找周公下棋,這樣我敢承認自己的教學生動活潑,可以引發學生興趣?)。也可惜,若是編輯知道過去五年我投入在資訊教育的心力,或許他會寫出更多的東西。

我也在 Facebook 系上的留言板分享此事,因為我們學校的名字開南大學也上去了,這樣出現的方式很正面。

PS: 那是個全英文的研討會,我演講當時,有位印度人問問題,不瞞各位,我的英文需要多加油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尤其遇到那種腔調很重的英文,真的會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