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有關阿原記事本

阿原,江易原,記下一些事情跟朋友們分享,也留下自己學習與成長的紀錄。教學課程請見 "阿原小站" 還有阿原開放式課程阿原直播與教學影片阿原生活影片阿原創新顧問公司阿原科幻小說-NC1543、教師教學社團:開源軟體與教學應用
版權:除特別聲明外,本網站之照片及文字等,皆為版權沒有 (public domain, Creative Commons Zero),歡迎使用
*本站累積不少教學與食品安全資料,請善用左上角的網頁搜尋功能,或是網頁右方文章分類整理。

2018/01/04

OPO 歐堡牌活性碳口罩--開箱照及阿原運動實測



20180103 下午去跑步及運動,經過某籃球場,場上及週邊沒有人戴口罩。



聲明:
阿原沒有收到業者的好處,也沒有恩怨,下方說明有肯定,有批評,純屬個人經驗,不代表所有人都適用。當然,業者要找阿原代言,一切好談!



阿原 20180103 阿原首次使用使用 OPO 歐堡牌輕型濾罐口罩,就開箱及分享使用經驗。

兩種活性碳口罩比較



3M 9913 活性碳口罩
OPO 歐堡牌輕型濾罐口罩
官網 9913活性碳口罩


輕型濾罐口罩 (SD-303)
輕型濾罐口罩活性碳濾棉
售價與耗材價格 每個口罩單價 80 - 90 元左右,不同管道單價可能到 120 元或60 1. 面罩本體 155(PCHOME 250,不確定有何不同)
2. 活性碳濾片是耗材,每片單價 13 元。
呼吸通氣量 平時使用只感覺些微的阻力,跑步時的呼吸阻力是可以接受。 平時使用感覺到通氣量比 3M 9913 低,跑步時,慢跑及用力吸氣,可以接受。但不適合激烈運動需要大量換氣時。
經過吸菸者 初次使用,完全聞不到菸味,使用幾次之後就會些微聞到,之後可以感覺到的菸味越來越多。


初次使用就可以聞到些微的菸味
經過柴油貨車 初次使用,完全聞不到柴油引擎之廢氣,越過幾次之後就會聞到。


初次使用就可以聞到些微的柴油廢氣。
過濾PM2.5 不確定,但是官網這樣介紹:
有機蒸氣專用口罩,通過紐澳GP1等級認證,可提供有效去除異味並過濾懸浮微粒
不確定,官網沒有提到。
過濾PM10 不確定。 不確定。
戴眼鏡 干擾低。 會干擾,但調整好之後可接受
整體優點 1. 效果*可接受。
2. 與相對於其他同類型台製的活性碳口罩相比,臉型的密合度好。
1. 效果*普通。
2. 運動流汗,面罩內面是軟橡皮,可擦去汗水、水汽。剛買不久,目前沒有在夏天運動中測試。
3. 活性碳片耗材相對便宜。但是尚未進行耐用測試。
整體缺點 1. 運動流汗之後,會讓口罩內面的棉布層溼掉,可能會影響使用壽命,尤其是夏天運動,戴起來不舒服,流汗更多。
2. 口罩本身就是耗材,使用到一定程度就丟,感覺花費偏高
3. 口罩若收到背包,容易壓扁,若找盒子裝,會占背包的空間。
4. 其外觀不像常見的口罩,因此對部份的因為外觀而拒絕配戴。
1. 對於菸味、柴油廢氣、汽油廢氣的過濾效果普通,略遜於3M 9913
2. 配戴一段時家之後,臉頰會留下兩道痕跡,好像演員畫老妝。
3. 配戴時,走在路上會引來注視,不適合多數怕異樣眼光的人。


後續測試 無。 耐用度 (推算更換耗材的時間)、夏天運動流汗之影響。

*這裡效果以引擎廢氣或二手菸味為準,目前阿原沒有儀器也沒有能力可以實際測試使用這些口罩是否可以過濾 PM2.5 PM10或其他空氣中的污染物。 
 

購買自振宇五金。口罩,155 元。
右上是加買的棉片,每片 5 元是用於粉塵多的環境。(阿原看來是預先過濾,延長活性碳片的壽命)
右下是活性碳過濾片,三片 39 元。
(各地價錢不同,在此列出,僅供參考)


包裝說濾棉彩美國 N95.....可惜,要是他們願意,花點錢,做個 PM2.5 and PM10 的過濾效果檢測,若有適當的效果,一定會有市場


拆開後的樣子。可惜設計上有的美中不足,要開蓋時一手握蓋子很順利,但另一隻手握面具基座,卻沒有適當的固定點,若基座外側不要那麼平滑,設計幾個凸起的結構,就容易兩手把蓋子打開,更換棉片。

與臉頰接觸的地方,我用起來的感覺不錯 (當時大約 21℃,溼度 70%)



這個鬆緊帶末端沒有回折縫起來,我怕放鬆過頭會脫離扣處,這可以改進。



運動後內部的水汽。畫面著中間是單向氣閥,過濾完的空氣從這裡進入。兩側的黑色物,是單向的排氣閥。我測試把過濾片拿掉,直接透過單向氣伐呼吸,測試阻力,加上過濾片再測試。會發現過濾片是主要阻力的來源。


戴完,臉頰會有兩道痕跡。


帶著跑步的樣子

做伏地挺身.....面罩會碰到地板。


一定有讀者問,這麼醜的活性碳面罩,一定沒有人會戴。
各位還記得兩大超商如何把紙杯現泡咖啡塑造成文青專有的氣質?
沒錯,就是請

桂綸鎂、趙又廷來代言!

沒有大賺也會小賺!


2018/01/01

如果人類可以冬眠,學細菌孢子,遇到生存危機便產生孢子,休眠直到危機解除



先談微生物

有關細菌內孢子,請參考中文維基百科,或是英文的比較詳細


簡單來說,就是部份的細菌有這樣的功能,當遇到生存危機,例如糧食不足、溫度過高或過低、pH 變的不適合生存等,就會用盡盡最後的力氣,複製本身的 DNA, 在一層一層用堅固的物質包起來,休眠躲危機。內孢子相對耐熱,一般在沸騰的溫度無法殺死孢子,對於化學物質或紫外線,也比一般細菌更不怕。

生活中常見會產生內孢子的細菌,包括食品菌的納豆菌。而病原菌的有仙人掌桿菌 (經常是台灣食品中毒前四名)、肉毒桿等

再談人類

若人類遇到生存的問題,例如感情問題、過度投資信用破產想尋短、得了絕症、黑白道逼債、生活壓力等,若能像細菌孢子,先休眠,耐心等到環境改善才萌芽。{大學老師發不出論文,也可以先冬眠或休眠,躲過升等的壓力,等待時機再出發!}

當然,人類休眠有兩個層次:
1.  韜光養晦,等待東山再起.....這對上述想要尋短的情況是沒用的。
2.  進行生物學上的休眠,就像某些哺乳動物會冬眠,至少這樣可以幾個月不用擔心沒錢吃飯,若能清心寡慾,就可以活很久。

 我想,若多數人都能過著像樣的生活,沒有人會想冬眠躲危機。就是生存有壓力,而且短時間內無法解決,也許發明冬眠,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當相當比例的人選擇冬眠,就會發生經濟危機,因為現在的經濟,多數是沒有必要的消費,都是商人挑起民眾的消費慾望。當財富往富人集中,窮人選擇冬眠,也是不錯的生活方式。


有關冬眠,請參考中文維基百科,或是英文










2017 年阿原運動總結


就選這張,當作 2017 年運動的關門照片
(全台西半部空污嚴重,阿原帶著口罩跑步。12 月忙到爆炸, 26 天沒有拉單槓,居然還可以拉 11 下)


在此,阿原把 2017 年的運動做個報告


運動次數

2011 年:3 天 (沒錯,只有三天)
2012 年:80 天
2013 年:12 天
2014 年:28 天
2015 年:100 天 (一到六月 30 天,七到十二月 70 天)(2015-07-27 是下決心多運動同時減重的日子)
2016 年:189 天 (2016 年有 366 天,也就是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天運動,達到衛福部建議每週至少三天的基本標準)

2017 年:228 天
各月份運動天數如下
(定義:一天內,運動達最大心跳率 65% 以上,持續或累積 15 分鐘以上,算一次。)Jan 21
Feb 15
Mar 21
Apr 22
May 27
Jun 21
Jul 19
Aug 13
Sep 17
Oct 22
Nov  18
Dec 12



體能測驗
單槓
單槓項目是阿原在 2017年最有收穫的一年!

20171006 單槓 14 下追平當兵最高紀錄,也是阿原退伍後的新高,希望 2018 年可以進步
20170831 單槓 13 下新紀錄
20170802 單槓 12 下新紀錄
20170711 單槓 11 下新紀錄
20170607 單槓 10 下新紀錄 (九下進步到十下,將近 10 個月)
 -----
20170828 單槓 9 下新紀錄
20170806 單槓 8 下新紀錄


仰臥起坐
仰臥起坐新紀錄,4 月起也改腹肌訓練


20171116  仰臥起坐 69 下 99 分,差一下滿分,更可惜
20171115  仰臥起坐,66 下,差四下滿百,可惜

從 20170427開始另類腹肌訓練 (同事劉老師及李醫師提醒阿原做傳統的仰臥起坐可能會傷到脊椎,因此改訓練方式)

回顧先前的筆記:刻意 20天沒有訓練腹肌,20170423,測驗仰臥起坐,體測仰臥起坐,56下/2m,86分

20170303 仰臥起坐 67 下 97 分

伏地挺身
 20170302 伏地挺身 66下滿百
 測試一口氣可以做多少而不會趴跪在地上


-----------------------------

相關文章
運動、健康、食品營養


2017/01/01
2016/12/31

2017/12/24

Ma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Yes I misspelled it! 阿原給博班老闆的信拼錯字--是 AI 不足?還是阿原豬頭?



今天是 2017-12-24

給指導教授 Thomas Henick-Kling 的問候信,很仔細檢查所有的字,先把 Firefox 自動檢查標出的紅色波浪底線修正,再貼到 google 翻譯,確認,再次修正。

等到最後,才加上 Ma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很高興的送出 email, 想到跟華盛頓州的時差,知道老闆起床後會收到自己的 email.....阿原很高興。

今天到外頭,看到 Merry Christmas, 才知道自己拼錯了.....

當然不能公開承認自己英文差,所以要推怪罪網路或自動翻譯的程度太差,無法幫忙改錯。雖然阿原一再認為現在不用刻意學英文,因為軟體都可以幫忙翻譯。

但是今天發生這樣的糗事,就知道,自動翻譯這一天,還沒有到來。



-------------------------------

照片是在阿原通過 A exam (相當於台灣的資格考,通過後成為博士候選人) (應該是 2006-10-24 or 25 拍攝的)



One Dollar is as tall as Thomas? 
阿原跟老闆一樣高?






No! Thomas is about 185 cm tall
其實我老闆身高大約 185, 前張照片是我故意站在高一階的位置




阿原讀書時,共穿過四次西裝,這是其中一次!







2017/12/12

題能測驗:仰臥起坐 99 分 (差一下滿百)




文章編輯中.....
---------------


回顧先前的筆記:
刻意 20天沒有訓練腹肌,20170423,測驗仰臥起坐,體測仰臥起坐,56下/2m,86分

從 20170427開始另類腹肌訓練

與 FB 合作的自動翻譯...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不多說
我不懂 impetigo,順勢按下 FB 的翻譯,出現 年五月日至日,紐約


讓我佩服到五體投地!



當然,就想跟 google 翻譯比較





2017/12/06

阿原受不了就幫這家診所解決一個沒人注意的小地方

結論:
1.  多數國人已經失去趨吉避凶的生物本能
2.  多數國人沒有零成本降低風險的觀念





大約兩年前開始到這家診所,因為醫生、護士的態度都很好,對寶貝很有耐心,所以對這家某專長的診所印象很好。但是,有個缺點,就是他們給兒童休息區的椅子,有個辦公椅,手把已經壞掉,上面的塑膠斷裂面可能會割傷小朋友.....第一天到該診所就反應,後來再反應一次.....兩年下來,那天我受不了,請工作人員借我十字起子,就把塑膠破片拆掉交給工作人員,順便用紙巾把髒的地方擦乾淨。


老實說,阿原拆掉後就想到一個可能的事情,或是因為這樣阿原減少幼童發生割傷、刮傷的意外,沒有人會去感謝阿原,但是萬一有人被拆掉之後的部份割傷,依照華人的劣根性,一定會有人推到阿原身上。這種事情很有可能發發生。


但是想想,也許這樣避免掉一場災難。 就寫成部落格,為自己的雞婆留下證據!

2017/12/05

感謝好同事在學生面前幫阿原塑造成不受歡迎的老師--其實不全然是壞事


剛到這公司,想要有好表現給上級看,沒有想到就得罪了少數人。一般會得罪人,因素很多,不只是求表現一項才得罪人,也包括擋到人家的升遷,學經歷比較好看,追求同一位異性友人等都會 (這不是阿原的情況)。阿原沒有把某些同事當敵人或競爭對手,這是一段時間之後阿原才省悟想通的道理,原來從踏進公司第一天開始,人家一直把阿原當假想敵。 (抱歉,在此把追求異性友人去掉,以免造成誤會,這項原因是職場常見原因之一,所以移到第二段)

之前讀完一本書,人性的弱點 (google 圖書之連結)
裏面有個故事,說到,沒有人會去踢一隻死狗。有人攻擊你,就是你學歷條件比他好、可能競爭到他想要的位置、無心講話得罪、得罪她的友人、追求同一位愛慕的人,或是有些情況不是上述的原因,而是有精神上的情況,需要求助精神科醫師。

但,讀完這個故事,慢慢的,阿原就釋懷了。

今年發現一些事情,慢慢追查,原來是少數的好同事,在學生面前幫阿原塑造不受歡迎的老師,這樣良好的形象。剛開始會很生氣,慢慢的,也發現其實也不是壞事。

更有些特殊學生,可以接觸高層主管,就被借刀殺人,傻乎乎的,被利用的都不知道。(阿原是被殺的之一,所以阿原知道有人被利用,那個人還意會到自己是那把刀)

細節就不用多說,至於會相信的學生,就是會相信,不用去笑他們傻,我們成年人不也是如此?容易相信候選人的謊言而投票,容易接受廣告的洗腦而購物。

可能是相信這樣事情,來找阿原聊天的學生也少了,相對,剛好阿原也忙,就趕緊處理公司創新計劃。部份同仁很受學生歡迎,學生經常找他們聊天,阿原很羨慕又嫉妒,只能請他們多輔導學生吧!

當然,除了不受歡迎的老師,阿原也是系上不受歡迎的同事,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阿原把真像說出來,例如,我們的實驗預算低,沒有助教的編制,所以阿原多年來就在公司的分組會議說,我們不能直接跟老牌公司一樣要學生拼應屆考營養師或食品技師,反而要走不同的路,例如發展數位化技能輔助食品營養的知識。或是培養衛生管理人才,而不是全力拼考證照,因為從過去的考照紀錄,我們畢業生的考上的比例偏低,一方面是學校給的經費無法跟老牌學校比, 二方面我們學生比較喜歡實作,更勝於理論,而考照以考理論為多。

相對,等學生到了食品營養的工作現場,確定願意持續這樣的工作,此時才去考證照,才有意義,而且有個工作


這些事情同事們都知道,只是不願意面對,雖然多數都有國外好看的學歷,但是回到台灣,恢復典型鄉愿的態度。不願意公開在學生面前說明清楚我們的處境艱難,也怕在學生面前有不良形象。沒問題,反正阿原已經被貼上不受歡迎的標籤,也順便讓阿原來當黑臉。

不過讀者不用太擔心,同事之中,還是有不少肯定阿原做事的態度,而且人數遠大於抹黑阿原的同事。反倒是我很擔心那些少數同事,在公司裏看起來跟大家很熟,都可以聊天,但是事實上沒有朋友,願上帝、佛祖、阿拉可以賜給他們平安、快樂、幸福。

2017/11/06

HACCP 與食安初學者須知:各類食材需要加熱到的最小安全溫度 (Safe minimum cooking temperatures)


文章持續編輯中
-------------

 可能阿原比較笨拙,查國內的資料,不容易找到有關各類食材加熱的安全溫度,所以就就著頭皮,找英文資料,順便翻譯。不過查到的資料可能給家庭烹飪的建議溫度,阿原不確定是否適用在食品產業,畢竟屬性與加工規模差很多。



資料來源
Safe Minimum Cooking Temperatures | FoodSafety.gov
(阿原使用 google 翻譯後人工修正)

類別
食物
溫度
持續時間
絞肉和肉類的混合物
牛肉,豬肉,牛肉,羊肉
71.11℃
沒有
土耳其,雞
73.89℃
沒有
鮮牛肉,小牛肉,羊肉
牛排,烤肉,排骨
62.78℃
3 分鐘
家禽
雞肉或火雞 (整隻)
73.89℃
沒有
雞胸肉 (切塊)
73.89℃
沒有
家禽大腿,小腿,翅膀
73.89℃
沒有
鴨和鵝
73.89℃
沒有
填料(單獨烹調或塞入禽體)
73.89℃
沒有
豬肉和火腿
鮮豬肉
62.78℃
3 分鐘
新鮮火腿(生)
62.78℃
3 分鐘
預煮過的火腿(重新加熱)
60℃
沒有
雞蛋和蛋製品
煮到蛋黃和蛋白變硬
沒有
蛋製品
71.11℃
沒有
剩菜和 casseroles
剩菜
73.89℃
沒有
casseroles
73.89℃
沒有
海鮮
62.78℃或煮到肉是不透明的,用叉子容易分離。
沒有
蝦,龍蝦,螃蟹
煮到珍珠色和不透明。
沒有
蛤蜊,牡蠣,貽貝和
煮到殼烹飪過程中打開。
沒有
扇貝
煮至肉呈乳白色或不透明的而變硬。
沒有
140°F = 60℃, 145°F = 62.78℃, 160°F = 71.11℃, 165°F = 73.89℃

美國農業部 (USDA) 之建議 (foodsafety.gov 屬於 USDA,所以兩者的建議溫度相同)
Safe Minimum Internal Temperature Chart




加拿大衛生單位之建議
Safe internal cooking temperatures



澳大利亞建議家庭烹飪食材的溫度
Home > Food safety & you > Food at home > Cooking temperatures > Cooking temperatures
Cooking temperatures














這不是各類食材的加熱表,但是內容很實用
Temperature control of potentially hazardous foods






2017/11/01

今天的午餐--重點是自備水果


這幾天都到學校的美食街買午餐,重點是自備水果。

雖然衛福部建議天天五蔬果,而且是三蔬二果,蔬菜與水果無法完全互相替代,但是有時候外食方便,一整天蔬菜不易吃到三份,阿原還是用水果代替。什麼水果便宜,就吃什麼。

當然,刻意在學校餐廳吃飯食擺出出水果,也是要告訴學生及老師們,阿原教食品營養,自己也做到,因此課堂上要罵人時,才有立場。

就像阿原在學校運動跑步一樣,當老師的自己先做到,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才能去指正別人。

所以阿原這樣做是有策略目標的。

 20171031 的午餐
 點了飯,水果自備 (飯的配菜,阿原估計,可能只有半份)


 20171101 的午餐
 點了麵,水果自備,吃飯配筆電。不過,應該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筆電上的橘色小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