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原從長輩們學到家庭水電的功夫,是個愛工具、自己動手的人,但,今天(2022-12-27),捨去,把超過一年沒用過的,包括全新的插座、螺絲等,分類回收或丟棄,這對阿原是很痛的事情,但,經驗告訴我,再放兩年,照片中的項目,可能用不到 1%,甚至逛到生活五金,看到喜歡,買新的回來,然後,再放個幾年。
很多零碎的項目,都正常可用,但有些已經超過一年,或更久沒有使用。
這個電腦程式控制車給孩子玩,買了兩台,但,超過阿原的程度,也沒有時間,就這樣,放超過一年:「丟」
阿原喜歡電子零件,雖然沒有受過正規教育,都是自學來的,但,這些電子零件,至少放兩年,「丟」!
---------------
這是按下碼表,用 15 分鐘清理工具箱,因為,阿原的心理已經無法負載。是的,這些是物質,但,其實是心理的反射。包括:
1. 對有興趣物品的購買與收集
2. 心理的弱點:
a. 明明知道用到的機會很低,卻買 (祖先的基因?)
b. 不用了,卻捨不得丟,總覺得以後會用到
例如阿原在美國讀書時,因為冰箱剩菜的問題,跟老婆常吵架。例如,多次經驗,知道,某些菜進了冰箱,就不會在拿出來,直到發現壞掉才丟,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幾次飯後,我就把當次才煮的菜,剩下的,直接丟掉,老婆就生氣了。
例如阿原有六角鈑手,大約有三組,這次就發狠丟掉一組。
例如阿原月初買三條長褲,回家馬上把一條外觀不行的長褲回收,準備再找一條。阿原認為,衣物,要買新的,就需要把舊的丟掉(而且數量要相同,才能「數量」守恆),不然不要買
在辦公室也是,很多書本,學期書就送給學生,很多資料,有個資的,用碎紙機處理,沒有個資的,就紙類回收(因為阿原心理已經無法負載這些外在的物質,要透過回收與丟棄物質,來減輕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