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有關阿原記事本

阿原,江易原,記下一些事情跟朋友們分享,也留下自己學習與成長的紀錄。教學課程請見 "阿原小站" 還有阿原開放式課程阿原直播與教學影片阿原生活影片阿原創新顧問公司阿原科幻小說-NC1543、教師教學社團:開源軟體與教學應用
版權:除特別聲明外,本網站之照片及文字等,皆為版權沒有 (public domain, Creative Commons Zero),歡迎使用
*本站累積不少教學與食品安全資料,請善用左上角的網頁搜尋功能,或是網頁右方文章分類整理。

2022/09/08

20220907 阿原給第 14 屆及前後屆同學幾句話

這篇是在阿原的部落格,也就是公開的。這個議題,阿原就攤開來講。

 

先聊轉學

我們當老師多年 ,會感覺到部份同學們會想要轉走,這部份是很尷尬的話題。因為,我們學校,本來在台灣社會中,就不是前段班的學校,就像阿原當年考不上醫學系,但聯考分數有到部份的牙醫系,但阿原想讀台大,洗刷沒有考上建中的恥辱。

(這個心結,等阿原讀到博士班第四年,2007 年,看過清大彭明輝教授的文章:困境與抉擇  其部落格是 2011 年的版本,才打開心中的結,才覺得自己小鼻子小眼睛 )。所以嚮往名校這種心情,阿原當過學生,阿原知道(不然阿原拿公費,為何選擇美國食品領域排名第一的康乃爾大學去讀博士?當然是嚮往名校)。(阿原學生時期,有兩個心結或遺憾,一個是考高中失利,一個是博士研究「可能」發現可以改寫教科書的一項原理,卻被另一個老師打壓否定,這讓我對這所美國名校改觀,當時想到胡適說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在這所名校,還是政治掛帥)

學校交待,要老師們把學生留下來,這也很尷尬,我們有少數他校沒有的優勢,相對,我們有很多,是跟老校有落差的,這樣的情況,加上社會對我們的看法不夠良善,這樣的情況,對於想要轉走的同學(可能是學生想轉,可能是家長想讓學生轉),我們實在拿不出能夠說服學生與家長有利的資料,讓大家心甘情願留下來,讀到畢業。

反過來看,如果某企業,以三倍薪水與三倍尊重,來挖角阿原,各位猜猜阿原會有怎樣的決定?

 

 

家長的心情

不只各位的家長,阿原也有家長,阿原的爸媽也希望阿原到名校教書,阿原很努力,也真的到名校讀書,阿原的家長跟很多家長一樣,希望孩子有名校的光環,要到名校教書,尤其在長輩看過同領域的教師,讀過的學校,阿原的父親就更搖頭了。

阿原告訴父親,整體的環境已經不同,在阿原投了一卡車的履歷到業界及學界後,除了兩個業者的面試,學校,就開南找我面試及錄取,當那些名校看不上阿原時(他們寧可率取自己系的畢業生,也不願意錄取一路唸名校的阿原,這種近親繁殖,其實在台灣的老牌大學,非常常見,阿原也不能怪他們,誰叫阿原去讀台大,而不是他們學校),阿原很清楚,所以阿原點滴在心頭。阿原在開南的每一天都認真工作。

阿原要提醒,現在在學校讀書,已經跟我們當年大大不同。 當教育部的改革,就像開放環保材質、人體工學、靜音設計的「算盤」,而多數的學校,只敢改算盤的包裝帶、珠子顏色,同時間,手機的工程計算機 APP 已經多的不得了。

阿原無力反抗大環境,但,阿原在新書中提到:


His statement about higher education: when young people have the potential of directing, coordinating, and operating satellites and drones, we should reduce their learning time in weapons, tactics, and strategies in WWII. However, educators must reset their brains and learn how to fly a drone first.
阿原對高等教育的主張:當年輕人有潛力可指揮/協調/操作衛星及無人機時,我們必需減少他們花在學習二戰武器、戰術、戰略的時間。🚀


---重點當然是沒有翻譯出來的那句英文。

 

阿原的作法

相對,阿原不是開口請學生不要轉學,而是動手去做。

阿原的任何作法,只有一個大目標:讓學生有自信

1. 不只我們學校,不只高等教育,是整個台灣的教育都這樣。用考試成績看年輕人,而不是「適性揚才」。

2.  阿原會設法找到頻率相近的年輕人,抬面上凹他們/她們來當志工,事實上,觀察他們/她們,傳承老頭的功夫。

 

就像這次帶著兩個學生志工,我們從分工合作翻譯到出書,兩位同學(不是別人,就是我們開南保營。不過,一位另有規劃,我們給予祝福)的名字不但在出現在台灣國家圖書館的館藏目錄

 Codex營養標示指引與台灣及美國相關法規之比較  (電子,PDF)

 Codex營養標示指引與台灣及美國相關法規之比較(中英對照)= Comparisons of Codex guidelines on nutrition labelling with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紙本書) (依照規定,若書同時公開電子檔與紙本,則需要申請個別的 ISBN)



名字,還出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開放式教科書圖書館的館藏目錄

https://open.umn.edu/opentextbooks/textbooks/comparisons-of-the-codex-alimentarius-
principles-of-nutrition-labelling-and-relevant-guidelines-of-taiwan-and-the-united-states



這是學校幫忙發的新聞稿:

開南大學保營系編撰「國際食品標準」教科書 師生共同參與翻譯體現大學社會責任
記者陳子昂/桃園報導 2022-07-25 23:35

開南大學師生 編撰「國際食品標準」教科書

 更新: 2022-07-25 2:22 PM    標籤: 開南, 教科書, 食品標準   


這就像 50 年前,台灣沒有超商,如果我們說:「去超商買飲料」,99% 是聽不懂的,因為,腦中沒有這樣的事情或經驗可以參考。

這次帶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翻譯、編輯、出書,名字上了國際版面,可能是台灣高等教育第一次,就像台灣出現第一家超商。

請回想一下(回去看一下阿原課程 LINE 群組), 2022-01,阿原在四個年級宣布要招募志工,很多人不清楚阿原在幹什麼。

除了大四的高學姐,她在 2021-04 就被我抓來翻譯 Codex 成簡體中文,2021-09完成,那個原訂是第一本要出的書,知道阿原全盤計畫。

20210921 Our translation: 食品中添加必需营养素之一般原则 (簡體中文) GENERAL PRINCIPLES FOR THE ADDITION OF ESSENTIAL NUTRIENTS TO FOODS--CXG 9-1985, Revision 2015 

但阿原延誤時間,變成這次是與另外兩位大學生分工的是第一本,請見   

 

現在,阿原就可以公開招募有興趣的志工。告訴大家,只要撐過任務,就可以完成翻譯,後續是否出版,要看大環境是否需要,以及我們的努力。

事後阿原請她們兩位共同作者,回想,從一月底招募志工, 4/08 完成翻譯,五月才知道出書計畫,七月都在趕工,然後出版,感想如何? 我們一同做到了,我們上了國際版面,這可能是台灣高等教育第一次,學生還沒畢業,只用六個月時間,跟老師分工合作翻譯,完成出書

而且這樣的書,對台灣業界、學界、一般民眾、主管機關,都有幫助。

 

她們兩位共同作者事先無法想像(只有阿原可以想像,一來有經驗,二來去年已經完成出版一本),完成後,全部都是公開的成果,這樣的成果,會輸給教育部的福特量產學習履歷? ?????

我不清楚教育部推行的成果,是否有讓學生抓到自己的特色與差異化?還是高中生及大學生,把資料上傳就好? 然後告訴他們,大學入學審查委員/雇主會去看學習履歷,找出他們要錄取的學生/要僱用的人?

教育部還在使用福特工廠的量產思維,而不是尊重每個學生的天份與興趣,就沒什麼好說。 

阿原不一樣,先測試及觀察學生的潛力與興趣(只有少量解說,請她們先做,當然她們一頭霧水,因為沒有這樣大規模翻譯的經驗,及後續的編輯與出書。這當然,因為台灣高等教育沒有可以參考的例子,我們建立典範。好比在台灣沒有超商時,我們已經在 2022-07 開了第一家)

 

*為何使用志工模式,而不是課程時間?

1. 不是每個同學都有興趣參加。

2. 不是每個同學都可以有足夠的課餘時間可以參與。

3. 這是阿原的計謀。一開始少數學生志工參與(以專題研究的方式),等到拿出可以看到的成果,其他同學自然想要跟進,只要人數夠多,阿原就敢在正課中使用這樣的創新教學模式。


結束前的一句話

各位看到這篇,基本上是留下來沒有轉走的。阿原建議,不要只拿畢業證書這樣的空手離開,想辦法,多帶走一些東西。每個老師都尤其特色與發展方向,外系,或校外及業者,也都是可以準備的方向。

 不見得要跟阿原做專題或當志工,而阿原的規劃,讓學生畢業前有出書(可能是翻譯,可能是全新編輯),我這樣說,應該,沒有人會懷疑阿原是否可以作到,沒有人懷疑我們開南學生是否可以作到,已經拿出實際成果,剩下的,就是我們學生,是否願意相信自己有潛力,是否願意投入時間

 

因為,這樣不但有知名度,有公開可見的成果(不是紙本考卷或作業,),更重要的,在編書的過程中,會把那個食品營養單元仔細讀,慢慢消化。這跟台灣的教育方式不同,上課、講解、考試、罵人,缺少讓年輕人靜下來思考與摸索的時間。

阿原這樣的模式,在阿原可以掌控的範圍中,故意讓學生先去摸索、挫折、討論、思考,才是有收穫。

阿原這次七月出書,已經作到理想的一半;另一半是,透過這樣的發表與宣傳,讓學生畢業前,就可以創業或是已經找到好工作--後半也很重要,只要有學生作到,後續學弟妹,就會相信阿原說的,苦過三年,就會有出版及好出路。(所以阿原還要繼續努力)